(今周刊1416-1417)
「這個,就是我們輔導友善船隊賣出的產品!」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(簡稱海漁基金會)執行長林愛龍,拿起一盒鬼頭刀魚鬆,裡面採用台東新港友善船隊的漁獲,上頭印著「永續海鮮標章銀級」,是基金會和漁業署依國際標準共同制定的認證,確保從海洋到餐桌,有一條生生不息的海鮮供應鏈。
話還沒說完,她又抓起一旁「永續海鮮標章金級」的水煮鯖魚罐頭、「永續海鮮標章轉型期」的石花菜凍,都是基金會和漁民共同打造的結晶。
最近,她還說服罐頭加工廠推出無糖、少添加物的茄汁鯖魚,又積極向健身圈的朋友推薦,富有高蛋白質的鬼頭刀魚鬆。「光是一直用環保訴求,民眾可能只會在精神上支持你,」她說起話來溫柔細語,但語氣篤定,「環保議題要和健康議題結合,才能繼續走下去。」
眼前這位優雅女子,投身海洋保育運動超過二十年,致力推動永續海鮮,要避免過度捕撈和破壞海洋生態系。但在外人看來,其實她早就有更多通往富足人生的道路可走。
翻開她的學歷,都是亮眼成績:台大法律系、美國路易克拉克法學院環境法碩士、賓州大學法學博士。但林愛龍追求的富足,是「地球的富足」。她疼惜動物,兒時看著打擊走私象牙的新聞畫面,嚮往保護動物的工作。她著迷於大自然,國中科展就研究海洋的「海冰」,從此便與海洋結下緣分,「我覺得地球是個媽媽,海洋當然也是。」
二○一一年,她剛從美國讀完碩士,把禁捕鯊魚的國際視野帶回台灣,擔任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專員期間,就號召民眾拒吃魚翅,倡議「鰭不離身」。當時,她和夥伴發起公民科學家計畫,邀請民眾從魚市場、餐桌上蒐集鯊魚DNA樣本,調查台灣的鯊魚種類。
「全球的鯊魚上看三百多種,光是台灣可能就有五十種鯊魚,只是大家看到時,它已經在碗裡了。」林愛龍說,「但當人們愈來愈知道,鯊魚原本是動物、不是食物,就更能跟海洋去連結,從動物的角度想想,怎樣可以做得更好。」
最大挫折 推拒吃魚翅運動被漁民嗆
那時的調查計畫,在一千個鯊魚樣本裡,有三百多個是透過公民力量蒐集,最終發現台灣至少有二十六種鯊魚,還將研究發表到國際期刊。